第四百六十六章 旧事-《汉家功业》
第(2/3)页
好半晌,刘辩笑着将手里的会议记录扔到桌上,道“关于‘曹操屠三城’一事,是只字不提。这是将这大麻烦留给朕?对与错,都是朕的锅。”
刘愈今天突然撒娇耍赖的跑来这里不肯走,是不是就在等着说这几句话?
刘愈的背后,有没有教?
“好。”
只不过,这次注视的其实不是他,而是他怀里的二儿子。
刘协低着头,心里却暗自发紧,有了不好的猜测。
钟繇默默点头,现在局势错综复杂,一言难尽,只能走一步看一步。
刘辩默默良久,忽然微笑着抚摸着刘愈的小脑袋,道“你说得对。那你说,这个案子是交给你皇叔办,还是廷尉府?”
田丰倒是不为所动,道“曹公放心,下官与曹公的承诺,仍旧作数。”
朝野在看,士族在看,万民在看,宫里也在看。
解决了这些事,尚书台趁机将青州、徐州的主官,也就是崔钧、司马防的事情给通过。
钟繇默默一叹,道“我何尝不知,你我劝说了不知道多少次,可公达半句也听不进去。依我来看,王景兴调任吏曹尚书,是陛下给公达的一次严厉警告,可公达视而不见,反而在吏曹肆意妄为,志才被调离御史台,那心狠手辣的田丰接任……我很是忧心啊……”
荀攸是‘颍川党’的实际领袖,一旦与荀攸决裂,后果不堪设想。
钟繇应了一声,跟着荀彧走上台阶,有随从小吏上前打门。
但这一次宫里极其罕见的保持沉默,作为丞相,荀彧不得不亲自出面,主持大局,为这件震动全国的大案,给出一个有足够说服力又体面的结果。
但他的身份同样是敏感的,得追究到多年前先帝驾崩的那场夺帝之争。
钟繇看着两个禁卫的背影,低声道“会不会,是进宫?”
荀攸请罪的。
想要刘协亲自下场,料理曹操一案,并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说动的。
刘协心如电转,分析利弊,尤其是现在不开门,明摆着拒绝丞相荀彧,会有什么后果。
荀彧背着手,想了想,道“不会。现在,我们就做我们的,其他的事情,以观望为主。”
刘辩坐在椅子上,身前站着刘愈,小家伙瞪大眼睛,看着他老爹一本一本的翻阅奏本。
田丰望着曹操偏院的灯火渐熄,道“曹公,不去看看曹司马?”
曹嵩见田丰不肯说,无奈的摇头,道“明天吧。”
“丞相!”
刘辩案桌上,堆着一堆最新的奏本。
刘辩压着心里的怀疑,与刘协微笑着道“皇弟,这件事,交由三司来处置,由田丰,戏志才,荀攸为主官,你不要插手。你代朕出京,从豫州开始,巡视河道,督察河工,务必全力治河,阻止洪水决堤。”
而后便审议‘治河’一事,最终决定,暂且不动,待等汛期过去,再做全面查办。
有些事情,他不愿意多想,可作为皇帝的本能,会下意识的起疑,并且以此联想,无休无止,直至找到一个‘绝对安全’。
钟繇心里一惊,道“你要做什么?公达可是积累了无数怨气,切不可再激怒他。”
而这时,刘协就在大门内,与荀彧、钟繇跟着一道门。
荀彧与钟繇没有走,也没有继续敲门,就安安静静的等着。
他脸色平静,一丝慌乱都没有。
尚书台的会议,召开的很迅速,因为有昨夜的铺垫,几份任命很顺利的被通过。
钟繇上前来,与他一同看着近在咫尺的陈留王府大门,低声道“现在看来,陛下是早有布置。”
……
他双手揣在一起,脸色阴晴不定的看着门缝,心里挣扎,犹豫不定。
刘愈眨着大眼睛,道“曹丕说他父亲没罪,做的对,是奉旨行事。儿臣也觉得没错,那些人要杀曹司马,曹司马是父皇派去的钦使,这是造反,不能姑息。”
刘愈有些受不了这种安静,转过身,趴在刘辩怀里,双手抓着刘辩的胳膊,撒娇道“父皇,曹司马真的有罪吗?”
感受着刘辩的目光,刘协头低的更多。
刘繇请罪的。
同时他也在分辨,宫里他那位皇兄是什么态度!?
门外,静悄悄的。
大门很平静,没有半点回应。
不多时,大门打开,荀彧与钟繇迈步进去,一干随从、护卫都被留在门外。
“好嘛,”
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