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百六十三章 贾诩之言-《汉家功业》
第(2/3)页
曹操还是没有说话,骑着马,慢慢走着。
荀攸被孔融激怒了,到现在都铁青着脸,道“我看那孔融,是留不得了!”
荀攸听着就来气,怒声道“这曹操已然尾大不掉,我真的想不通,陛下为何一而再的袒护于他?我大汉文臣武将多如牛毛,少他一个曹操又如何!?”
曹昂等了一阵,不敢再问。
要知道,过去几年,工曹一直在尽力修筑河堤,如果这样还决堤的,那只能说明朝廷投入的还不够。
以‘颍川党’对曹操的态度,这次定然会落井下石,将曹操置于死地!
曹操开了口,贾诩将茶杯慢慢放下,道“那吕布留在了山阳郡。”
荀彧,钟繇对视一眼,皆从彼此的眼中看到了那一闪而过的担忧。
走出拐角,刘协回头,望向迤逦着出宫的朝臣们,眼角直跳,停下来,目光充斥着怀疑、冷漠以及警告,道“你老实告诉我,曹操真的屠了三城,还是被人算计,本王要知道其中的内情!”
一众人围着火堆,无声的吃着喝着,伴随着阵阵冷风,气氛忽冷忽热。
曹操做的事,曹洪,曹昂都在身旁,是知道的一清二楚。
曹洪忍不住了,猛的站起来,大声道。
不过,转而他坐直身体,目光灼灼,语气坚定如铁,道“在王朗上任之前,我会做些安排,我希望尚书台不要有任何阻拦。”
郭嘉虽然智计如妖,可为人亲和,与谁都能相处的极好,要是带壶好酒,他还能与抵足而眠,没有任何隔阂。
曹昂眼里只有贾诩,紧接着追问道“那就说,父亲回洛阳后,并不会有难?”
“希望,不要决堤吧。”荀彧默默道。
今年的大雨来势凶猛,这才七月,多处河口便预警了。
荀攸丝毫不意外荀彧知道杨彪的事,从容点头道“好。那杨修作何安排?”
“好。”荀彧点头道。
虽然荀攸藏着掖着,但他们都是当今大人物,手眼通天,荀攸能瞒一天两天,可瞒不了太久。
曹洪坐在他对面,看了他不知道多少次,使了多少次眼色,可贾诩就好像没有看到一样,始终一言不发。
荀彧面无表情,道“让人递个话给他,朝廷需要有人前往荆、扬、交趾传旨,问他愿不愿意。”
荀彧摇头,道“不用担心。不把他逼急了,他不会乱来。或许,这也是陛下不表态的原因。”
荀攸的权力已经足够大,做了这么多年吏曹尚书,门生故吏怕是比袁、杨两家加起来都要多!
“但有所隐瞒!”刘协沉声道。
钟繇却道“陛下不回京,我们能怎么了结?而且,我有预感,陛下还会保曹操。”
曹昂回头看了眼,神情不安的道“父亲,真的就这样回去吗?”
荀彧道“高阳令。”
兖州就是洛阳边上,人口,天地,经济几乎北方八州最好的,同样的,曹操曾经也在那经营过一年。
但朝廷,也拿不出更多的钱粮来了。
曹操仿佛没有听到,自顾的吃着。
荀彧自然知晓这些,道“宫里我会去说,王朗那边,元常,你走一趟,直接告诉他,吏曹尚书之位,我还没批。”
荀彧道“后面还有很多事情离不开他,让他留在洛阳。公达,你待会儿去见周异,命他督六部尉,弹压洛阳城近来冒出来的谣言,尤其是什么‘金刀之谶’,决不能传到陛下耳朵里!”
宫里苦心孤诣多年营造的大好局势,顷刻间化作了虚无!
“没错。”贾诩道。他语气平淡,仿佛在下棋,随意落子,并不在意其他。
曹昂脸色有些不自然,心里担心他父亲。
戏志才神色不动,道“殿下,此事错综复杂,御史台派去的人,回报也千差万别,没有确凿证据,下官不敢禀报。”
清楚的同时也明白,曹操这是在对他表达不满。
大汉朝廷的文臣武将,都不喜欢吕布,甚至是讨厌他,不少人甚至想要将他暗中处死。
曹操从腰间拿起酒壶,咕咚咕咚,直到喝完,这才放下,然后就铁硬着脸,双眸圆睁,鼻孔里不断喷着气。
荀攸一愣,立即道“我并不知道,我只知道,陛下不在徐州,应该在豫州。豫州的事,或许是陛下授意,但具体情形,我也不清楚。”
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