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百七十三章 对于曹操的默契-《汉家功业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  “卿家,”

      刘辩忽然回头,目光怪异的道“在朕看来,曹操其实是适合丞相,但早年前,他与朕有约定,为功业愿跃马疆场,而不是文官一路。”

      刘虞也知道这件事,沉吟一阵,道“陛下,是想再设大将军?”

      刘辩眉头一挑,笑了笑,转过头,道“不会。朕随口一说。公孙度倒也合适去辽东,最多是疥癣之疾,但至少能为朝廷拖延出四五年时间。至于曹操,卿家的奏本朕看过了,也查过了,他的那些钱粮出处……没查出来。”

      连陛下都没查出来?

      刘虞脸色微变,沉声道“陛下,曹操之能,当今天下无出其右,不能不用,但也需警惕把控,放在洛阳是为最恰当之选。”

      刘辩神情古怪起来。

      在不知不觉间,君臣、尚书台与大司马府、朝野达成了对曹操‘无比警惕’的默契。

      另一边,尚书台里在召开秘密会议。

      等众人听完荀彧的转述,钟繇若有所思的道“陛下还是有意立国教的,只是这五斗米教太过不堪,所以看不上。”

      荀攸道“那便先礼后兵,将宗教这一块交给礼曹、太常寺来管,命他发布管理细则,而后要求五斗米教交出会众名单,而后是钱粮进出账簿。”

      陈宫在一旁静静听着,道“那,对那十万教众,该如何处置?”

      十万人,可不是小数目,一旦闹起来,就是大事!

      洛阳京畿之地,一个不好就后果难料,是在座都背不起的黑锅。

      “先诛首恶!”

      荀彧语气果断,道“先抓了张鲁等人,而后命他们认罪,解散五斗米教,对于顽固不从者,杀鸡儆猴。”

      陈宫还是觉得不妥,道“丞相,还须有万全之策。禁军、羽林军必须确保不会被裹挟生变,而后是朝廷百官。”

      禁军要是生变,那简直不可想象!

      但对于这一点,荀彧一点都不担心,他不相信宫里会对五斗米教一点没有警觉,也不信那张鲁能够策动禁军!

      “是须以防万一,”

      荀彧道“羽林军是归于大司马府,我待会儿再去见大司马,请他配合。”

      陈宫这才放心,道“丞相,此事须密,万不可走漏风声。”

      荀彧与陈宫见了很多次,这才发现,这个人心思缜密,考虑周全,点头道“好。公达,你去太常寺,与他们说,要他们迅速发文给五斗米教,三天之内,必须交出来。陈宫,你命人监视五斗米教,尤其是张鲁等人,他们的行踪一定要查仔细,不可大意!”

      “遵命!”荀攸,陈宫立即应道。

      “还有一个事。”钟繇抬头与荀彧对视道。

      荀彧旋即沉吟起来,道“那卢氏与陛下没什么关系。”

      “那太后呢?”钟繇道。

      张鲁的五斗米教之所以能发展迅猛到这种程度,就是因为那张鲁之母卢氏进宫为何太后治病,得了何太后的欢喜,而今还住在宫里。

      要是他们这边对张鲁动手,何太后突然插手进来,他们怎么办?

      荀攸也意识到了问题所在,冷声道“我看,先找机会,将那卢氏抓了,事后如果何太后追问,再放出来便是!”

      陈宫皱眉,却又没有反驳。

      荀攸与荀彧不同,与荀彧说话,只要有理有据,当面直喷都行。可荀攸不一样,这个人会记仇,会报复!

      钟繇摇头,道“不可!这件事事关重大,万不可横生枝节!”

      左思右想,钟繇与荀彧道“我看,还是与太后明言为好。”

      荀攸直接反对,道“太后听不进,反而走漏风声又当如何?”

      荀彧见他们又要吵起来,打断他们道“还有三天的准备时间,莫要着急,太后届时真的插手,我来应对。”

    


    


    第(3/3)页